如何定制供應鏈金融系統,更好地提供中小型企業融資與銀行服務?
2022-12-14 / 已閱讀:81 / 上海邑泊信息科技
如果沒有供應鏈金融系統,將中小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需要的產品、服務全產業鏈分解,按時間排列,并組織進銷存生產,在這樣的理想狀態下是沒有風險敞口的,需求和供給完全匹配,這是傳統計劃經濟嘗試達到的目標。但實際情況是,需求會隨著時間和社會發展變化,erp生產也是需要時間,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原有的需求可能消失了,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需求。當只有出現新的需求后再同步地做BOM產品結構分解并erp計劃組織生產可能時間周期來不及了,需求是有時效性的,這樣實際上是不能完成供需匹配的,即考慮到需求的時效性和生產的延時性后,傳統的計劃經濟思路供應鏈存在很大的風險敞口,即使實現了供需數量上的匹配,但無法實現供需時間上的匹配。
風險敞口是不同時間和空間的供給與需求不匹配,多出來的叫【貝】,像人頭上戴的盔甲一樣,給人帶來安全感,但戴在頭上很重,不舒服,需要額外精力成本維護它。短缺的叫【欠】,像一把刀架在人脖子上一樣,很危險。多出來的和缺失的都是風險敞口。所謂的【資】產負債表,就是上【欠】下【貝】組成的【風險敞口】的【量化】表達,通過【冫】即可往上【擴表】也可往下【縮表】,通過資產負債表運營來動態調整風險敞口。
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是金額小、頻次高、風險管理難、管理成本高,中小企業業務多為非標準化,風險敞口難以量化和計算,供應鏈資金流不穩定,進銷存應收款和應付款管理混亂,信用風險難以管理,無法管理系統級的信用風險多層傳遞沖擊,易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傳統金融系統將中小企業主體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孤立開來設計金融產品,沒有從供應鏈整體上觀察、設計和運營一個供應鏈金融系統,因此無法管理供應鏈系統風險,只能管理微觀層面的進銷存、應收款、應付款、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而這些微觀層面的erp風險和系統風險相比較,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樣微不足道。供應鏈金融系統將整個供應鏈當成一個進銷存erp整體來系統地看待,形成系統的供應鏈金融體系,從系統的角度設計、運營和管理供應鏈資金流風險敞口,并為之設置合適的限額管理信用風險。
傳統的【欠】錢,債權人最后通過用【刀】架在債務【人】脖子上這種暴力手段來強迫債務人還錢。而【信用】則引入了【負數】來記錄可控的【欠】款,在【刀】和債務【人】之間加了一層保護頭盔,債務人在這個保護頭盔【信用額度】范圍內可以安下心來掙錢用于后續還錢而不再擔心受傷,但如果【欠】錢過多超過頭盔【限額】還是會被傷到或被破產清算?!拘庞谩渴枪溕舷掠卧诓煌瑫r間和空間上的【異步化】程度,多于需要的產品以庫存形式存在,叫【貸記】,按照約定預計在未來需要提供的產品叫【借記】。供應鏈金融系統的最終目的是使得【風險敞口】最小并最大化接近0。
傳統金融的業務重點是多種不同的金融工具的設計與應用,比如:債務投資、貨幣市場、外匯交易、貨幣對沖衍生品、股權、股票、商品、期貨、期權、證券回購、逆回購、支付結算、資金池等,并形成了不同種類的金融機構,比如:交易所、銀行、保險公司、經紀公司、貿易商、產業公司、基金、財富管理公司等。
供應鏈金融系統更關心供應鏈整體的進銷存、應收款和應付款的功能、安全性和穩定性,而不只是關心單個金融工具的可靠性和功能。供應鏈金融系統首先需要系統的看待整個供應鏈,再此基礎上設置各種信用風險限額、往來借貸關系及相應的金融工具設計,形成的供應鏈金融更像是一個有機整體,以更低的能耗、成本和更強大的功能提供更穩定可靠的資金流管理結果。進銷存erp通過各種金融工具的設計實現不同的資金流功效,通過風險敞口和信用額度來控制通過每個基本個體的應收應付款資金流的流量速度。